智能学部本科生第五党支部举办
“钢铁铸魂践初心,匠心筑梦强担当”主题党日活动
【哈工大(深圳)智能学部宣】(曹展瑞/文,李若亚/图)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传承工匠精神,强化党员的责任担当,2025 年 3 月 29 日,智能学部本科生第五党支部全体成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共 45 人,前往钢结构博物馆开展“钢铁铸魂践初心,匠心筑梦强担当”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微党课学习与实地参观相结合的形式,让党员同志们在感受钢铁工业发展魅力的同时,进一步筑牢初心使命,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活动伊始,由李博雅同志领学微党课。她详细介绍了钢结构博物馆的概况、我国钢结构发展历程,强调了我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钢结构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环境。微党课结束后,同学们开始参观钢结构博物馆。同学们带着党课所学,饶有兴致地穿梭于各个展区。他们或是驻足凝视展品,或是热烈讨论交流,沉浸在钢结构的知识海洋与历史魅力中。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提交了观后感,表达了他们对我国钢结构行业蓬勃发展的赞叹,以及立志传承工匠精神、在党的领导下为祖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的坚定决心。


在参观钢结构博物馆的党课学习中,我了解到了国家钢结构的发展历史,从稍有落后到逐渐领先,这样大的转变离不开党的领导。进入博物馆后,我更加系统的了解到了世界冶铁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历程,公元前206年建造的陕西汉中樊河铁索桥更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铁索桥,领先世界2000余年。从最初的钢材应用到如今高难度的现代建筑,我深刻感受到钢铁在建筑中的巨大魅力与作用,钢结构不仅承载着建筑的重量,更展现了人类工程技术的智慧和创造力。
——2021级环境工程专业孙孟

在深圳钢结构博物馆中,最令我驻足的是1934年建成的上海国际饭店模型——这座曾被誉为"远东第一高楼"的建筑,不仅是中国近代钢结构技术的里程碑,更承载着民族工业觉醒的红色基因。在列强垄断建筑技术的年代,中国工程师首次采用全钢框架结构,以83.5米的高度打破外商垄断,正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突破重重封锁的奋斗历程。其放射状钢梁如星芒般向天际延伸,恰似新时代党员赓续红色血脉、开拓创新的精神图谱。党建正如同钢结构,既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铸就框架,也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稳固连接。
——2022级环境工程专业赵艺涵

在深圳钢结构博物馆中,最触动我的是见证“911事件”的世贸中心钢构件残骸,它那像被揉皱的纸一样蜷曲的姿态,突然触动了我。展品说明牌上“911事件”四个字冷冰冰的,但那些因高温熔化的金属边缘、粗粝的锈痕里,藏着比教科书更真实的历史温度。北塔老照片——曾经高耸入云的钢铁巨人,和眼前残骸形成锋利对比。当指尖虚抚过钢构件表面时,能感受到灾难留下的凹凸纹路,就像触摸到二十年前那个清晨的灼热与震颤。它被纽约港务局捐赠来深圳展出,本身就是种跨越伤痛的对话。
——2022级环境工程专业陈秋霖

在古代中国钢结构技术还不是很完整,落后于西方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发展建设,钢结构应用有了新的突破。如今钢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铁路、桥梁等方方面面,相关企业众多,加工设备先进,行业规范也日益完善。参观过程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高层建筑中会悬挂一个质量很大的球体作为阻尼器,依靠球体的惯性降低地震时高楼的摆动幅度,这体现了人类的工程智慧。中国钢结构的发展离不开党的引领,我深深感受到中国钢结构行业从落后走向领先的艰辛与不易。这次党日活动,不仅是对钢结构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中国建设精神的传承延续。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先辈为榜样,立足岗位,积极奋进,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4级土木工程专业武卓星

参观深圳钢结构博物馆,对我来说是一场知识与精神的双重洗礼。馆内不仅陈列着不同时代的钢结构展品,还详细展示了钢结构从放样、下料到组装等一系列制造工序,让我看到建筑科技的蓬勃发展。这不仅是工业进步的见证,更让我联想到党建引领下的奋斗精神。党始终引领着我们在不同领域开拓创新,如同钢结构建造中精准规划、有序施工一般,党在发展建设中精准布局、稳步推进。党员们秉持着担当奉献精神,在各自岗位上拼搏,恰似钢结构的部件,虽各司其职,却共同铸就稳固的事业大厦。此次参观,让我深刻领悟到科技与精神力量的融合,激励我在未来征程中奋勇向前。
——2024级土木工程专业张彩玲